吊燈籠
6 / 20 / 2009
上月與友人到船灣環湖行望見吊燈籠,由於大家都未行過,
便相約下次要一攀此山峰。
今天又是短週,不用上班,便約定一起出發了。
~~~~~~~~~~~~~~~~~~~~~
早幾天天氣很熱,昨天還有局部地區大驟雨。
天文台又測預週末有幾陣驟雨,希望不要太熱,也不要下雨。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大埔墟火車站外的專綫小巴站是我們的集合地點

乘小巴到烏蛟騰

烏蛟騰的新屋下村

翠綠的草坪

沿此路去九擔租

「上路」為走經犁頭石的犁三古道
「下路」為走經上下苗田的苗三古道
今次我們走上路
吊燈籠,又稱大青山,高416米,為新界東北區內的最高峰。

藍天白雲之上有厚厚的烏雲,像是下雨之先兆。

去年十二月曾行經這裡,當天很熱鬧,人山人海,還要讓路。
相比之下,今天就有點冷清。

沿泥徑往吊燈籠南路入口

就在這裡上山,路口豎立著漁護署的警告牌。

隊友說如果被蚊蟲咬,可用前面的植物敷患處,此植物有藥油的味道。
記得有次離島遊,也聽見一團友說過,但忘記這植物的名稱。

青蔥的山脈

在此上攀約二百五十米才到峰頂

前面一大片被火燒焦的山頭

這天有點悶熱,幸而上山路上陽光不猛烈。

來到半山的地台,休息一會,欣賞一吓四周的風景。

遠處有八仙嶺,馬屎洲及迷濛的馬鞍山。

平靜的印洲塘海岸公園,不過今天的煙霞較重,遠景有點迷濛。

有行山客比我們先到了峰頂

吊燈籠東南西北四方均有山徑可上達至峰頂

站在峰頂,印洲塘、吉澳、沙頭角、鹽田港、
八仙嶺、橫嶺....盡入眼簾。
在山上遇見一班行山客,他們在這裡下山到蛤塘→茘枝窩→鹿頸。

我們就沿西脊路線到芬箕托→亞媽笏→分水坳→谷埔到鹿頸。

剛才的行山客是從芬箕托上吊燈籠的,他們說下山會比較斜,
只要跟著沿途的絲帶方向走,一定不會走錯路的。

下山的路段大部份都在草叢林蔭下走。
前面有黃絲帶,就沿此路去吧!

回望369米高的芬箕托

此為全程最斜的一段,約五十米長的下坡鬆沙泥徑。
沿途引路的絲帶,有白的,黃的,紅的...五顏六色。

由於天氣悶熱,在林蔭下可減去被陽光直接照射的熱力。

有心人在低位泥沼上舖上樹枝,石塊等,讓後來的行山人不用濕腳。

Almira,
回覆刪除這是用新相機拍的嗎? 色彩好靚喎....
[版主回覆06/28/2009 20:24:00]係呀!係上個月買的細DC,我行山就會帶埋佢一齊去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