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灣
8 / 23 / 2018
8 / 23 / 2018
隨著城市的發展,很多舊村、舊區、舊校都陸續拆卸或重建,
馬灣也不例外。
馬灣是全香港最小的島嶼,位於新界大嶼山及青衣之間。
馬灣本為漁村,馬灣舊村有超過200年歷史,
最繁盛的時期為1960年代及1970年代,
當時島上居民主要以耕作、捕魚和曬蝦膏為主,
現在居民已遷出了,房屋都空置了。
踏入馬灣的大街小巷、樓房、海邊、沙灘,
可會想像昔日這裡的熱鬧繁盛。
![]() |
| 昔日的避風塘 |
![]() |
| 重門深鎖 |
![]() |
| 沿海邊的十數間棚屋 |
![]() |
| 人去樓空 |
![]() |
| 留下的只有歷史回憶 |
![]() |
| 1980年代,這裡是曬蝦膏的場地。 |
![]() |
![]() |
| 海灘北面有一所兩進式設計的天后古廟, 相傳由海盜張保仔所建,用作庇佑當地人。 |
![]() |
| 馬灣大街 |
![]() |
| 窄巷 |
![]() |
| 小食店 |
![]() |
| 馬灣大街 |
![]() |
| 居民的控訴 |
![]() |
| 這些竹篩是從前曬蝦膏用的 |
![]() |
| 這裡現成為攝影勝地 |
![]() |
| 馬灣村公所 |
![]() |
| 馬灣及大嶼山東北之間的海峽便是急水門(現稱「汲水門」), 故馬灣又被稱為「急水門島」。馬灣位於汲水門上, 全因水流湍急,曾稱急水門,後來改名汲水門。 |
![]() |
| 馬灣鄉事委員會 |
![]() |
| 九龍關紀念碑 |
![]() |
| 梅蔚石碑 |
![]() |
| 汲水門大橋 |
![]() |
| 高樂亭 |
![]() |
| 馬灣碼頭 |
![]() |
| 六十年代,美國總會資助興建的美經援村。 |
![]() |
| 理髮廳 |
![]() |
![]() |
| 最後來到馬灣的後花園-馬灣漁排。 |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